【ng体育网页版】2024城市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本土选手创历史最佳战绩

昨日清晨,随着发令枪的一声鸣响,2024城市国际马拉松赛在晨曦中正式拉开帷幕,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万名选手齐聚这座现代化都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本土选手李明以2小时08分23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不仅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,更创造了该项赛事历史上本土选手的最佳战绩,女子组方面,埃塞俄比亚名将莎拉·阿贝莱以2小时22分45秒的成绩卫冕成功,展现了强大的长跑统治力。

赛事规模空前,城市风貌成亮点
本届马拉松赛是该项赛事创办以来的第十届,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届,赛事组委会透露,报名人数突破5万,最终通过抽签确定了2万名正式参赛选手,赛道设计充分展现了城市的地标风貌,起点设在中央广场,途经金融区、滨江公园、历史博物馆等著名景点,最终抵达奥林匹克体育中心,沿途数十万市民自发组成啦啦队,为选手们加油助威,营造了热烈的赛事氛围。

“这条赛道太美了,尤其是滨江公园那段,跑起来特别享受。”来自肯尼亚的选手约翰·基普桑赛后表示,作为上届男子组亚军,他本次以2小时09分11秒的成绩获得第三名。

2024城市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本土选手创历史最佳战绩

本土选手突破历史,李明成最大黑马
男子组比赛中,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本土选手李明的惊艳表现,作为中国马拉松新生代领军人物,李明此前的最好成绩是2小时10分34秒,本次比赛他从起跑阶段就采取紧跟第一集团的策略,半程过后突然加速,在30公里处甩开卫冕冠军、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,最终以领先第二名1分12秒的优势夺冠。

“赛前我就告诉自己,一定要在家门口创造历史。”李明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难掩激动,“感谢教练团队的战术安排,也感谢现场观众的呐喊,最后5公里我几乎是用意志力撑下来的。”这一成绩不仅让他成为中国马拉松历史上第五位跑进2小时09分的选手,也标志着中国男子马拉松正式迈入“208时代”。

女子组竞争激烈,阿贝莱展现王者风范
女子组方面,卫冕冠军莎拉·阿贝莱遭遇了来自肯尼亚和日本选手的强力挑战,前半程,三人组成的第一集团始终紧咬,转折点出现在35公里处的爬坡路段,阿贝莱凭借出色的耐力拉开差距,最终以2小时22分45秒的成绩夺冠,比第二名快了近3分钟。

“这座城市给了我好运。”阿贝莱笑着说,“去年我在这里拿到第一个国际大赛冠军,今年能卫冕非常开心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选手王雪以2小时28分19秒获得第四名,创造了个人在国际大赛中的最好成绩。

全民参与,赛事彰显体育精神
除了专业组的激烈角逐,本次赛事还设有健康跑(10公里)和欢乐跑(5公里)项目,吸引了近8万名业余跑者参与,上至70岁的老人,下至6岁的儿童,都在赛道上挥洒汗水,组委会特别在终点处设置了“梦想墙”,让每位完赛者写下自己的跑步故事。

“我去年被查出高血压,医生建议多运动,今天是我第一次完成10公里。”56岁的市民张先生擦着汗说,他的故事正是马拉松精神的最佳诠释——超越自我,永不止步。

科技赋能,赛事服务再升级
本届赛事在组织服务上也亮点频出,组委会首次启用5G+AI技术,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实现选手快速检录;赛道沿途设置了20个智能补给站,可实时监测选手身体状况;完赛包中除了奖牌和毛巾,还配备了可监测心率恢复的智能手环。

“我们希望用科技让跑步更安全、更科学。”赛事技术总监介绍道,这一创新获得了国际田联观察员的高度评价,认为其有望成为未来大型马拉松的标杆模式。

经济效应显著,体育产业迎发展良机
据初步统计,本次赛事带动了当地旅游、餐饮、交通等行业超过3亿元的综合消费,赛事期间,城市酒店入住率达95%,特色餐饮门店营业额同比增长40%,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马拉松热正推动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完善——今年以来,全市新建健身步道120公里,社区体育公园数量翻了一番。

“体育赛事是城市活力的催化剂。”市长在闭幕式上表示,“我们将继续打造国际一流的马拉松品牌,让运动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。”

展望未来:中国马拉松走向世界
随着李明的突破性表现,中国马拉松再次引发国际关注,国家田径队总教练透露,下一步将选派更多选手赴非洲集训,同时引进国际高水平教练团队。“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,让中国男子马拉松稳定在2小时07分左右的国际一流水平。”

2024城市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本土选手创历史最佳战绩

赛事组委会宣布,2025年城市国际马拉松将升级为世界田径联合会金标赛事,届时将有更多世界顶尖选手参与角逐。